第84章

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

【畅读更新加载慢,有广告,章节不完整,请退出畅读后阅读!】


奉天出了林子后,在林子外贴下了一组传送符阵,方便待会带人来施粥,然后发动另一张传送符瞬间回到了蓬莱神殿的静室里。

一回到神殿,奉天立刻让神仆带着传送符去求见梁王,并通知他尽快带人手来蓬莱神殿。

神仆急匆匆的进宫了,蓬莱神殿与王宫相距不远,再加上神行符,半盏茶时间便能到王宫里。

梁王得知奉天有急事相商,连忙带着国相与几位正在议事的朝臣同神仆《看到此内容,说明本书不支持电脑观看,你用手机打开继续阅读》,越想越愤怒。

待安顿好灾民后,国都的大小官员们,都该清一清蛀虫了。

上一次观照宝镜,梁王揪出了好些一品一品的大硕鼠,但底下的小官小吏他并没有追究,只择了首恶开刀。这一次,梁王下定决心,要将整个大梁的官场都洗刷一遍!

旁的君主或许还要忌惮一下世家的威胁,但梁王自觉如今有神使与神尊撑腰,底气足得很,并不惧什么臣下反扑。

短短的几息间,梁王脑子里转过了许多念头。

众官兵看着他变幻莫测的神情,皆不敢吱声。

等京兆府尹带着一群大夫提着药箱赶来后,梁王的面色才好看了些。

他带着京兆府尹和大夫们跟在这一批的施粥人后面,一同出了城。

这时,老林子外的安昌府灾民们基本上都领到了粥,最先领到粥已经喝完了的那些人还在不停跟奉天与众人道谢。

奉天阻止了他们要跪下磕头的举动,而是让他们重新进林子里去,通知其他州府的灾民们也出来领粥。

“我们备的米粮足够,不必担心人多不够分,你们只管把另外的灾民们喊出来就好,这几日我们都会来施粥。”

安昌府的灾民们擦了擦眼泪,应了一声,互相搀扶着又进了林子。他们这些灾民虽然各自抱团求生,并没有与异乡人结伴,但他们这些日子都在老林子里躲着,多多少少也知道彼此所在的大致方位。

奉天没有让人跟着他们一同去。

因为她知道,如果派了别的人同行,其他州府的灾民可能会被吓到,以为是官府要去拿他们,反而不愿走出林子来。

这些灾民重新进林子后,老林子外,奉天揉了揉肩膀,看了一眼四周。

这时基本上所有的灾民们都已经领到了粥,梁王还带来了一批大夫,正在给受伤的灾民们包扎上药。

梁王见奉天终于空闲,便走上前道:“神使大人..........此番.........多谢您,否则,寡人还不知道竟有这么多灾民流连在国都外.........”

他羞愧道:“寡人这个君主,委实做得不好...........”

奉天摇摇头:“陛下不必妄自菲薄,有您这样的国君,是百姓之福。”

梁王更羞愧了,连连叹气摆手。
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
啃好大个瓜提醒您: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就可以直接连锅带碗的一起传送到她留在老林子外的传送阵里。

比慢悠悠的车马快多了。

梁王与国相都走过几次传送阵,此时看到奉天布阵倒也不怎么稀奇了,但其他人却忍不住频频偷瞄奉天这边的动静。

京兆府尹黑着脸敲了敲锅沿,让众人专心干活。

而蓬莱神殿里,许多信徒都好奇的张望着不停出入神殿的小童子们,有大胆些的就问了:“小仙童,你们这是作甚呐?怎的拿这么多菜?”

抱着菜路过大殿门口的惜辛顺口回了一句:“拿去给近郊的灾民们熬粥呢!神使大人要出城施粥去!”

信徒们面面相觑。

近郊有灾民?神使大人还要去施粥?

当即就有人站起来了:“竟有这种事!看小仙童们忙活得紧,不如咱们也去搭把手吧!”

众人纷纷响应。

有的人是真心善,听到有灾民就想去帮帮忙,有的人却在想帮了这个忙算不算行善,能得多少功德,还有人想趁机在神使大人跟前露露脸。

不管他们在想什么,但大多数都站起来,跟着童儿们一路出了神殿,来到了正在煮粥的场地里。

煮粥的场地离神殿不远,紧挨着京兆府,众信徒们乌央乌央的赶来,看到的便是许多兵丁仆役忙得热火朝天,跟着忙活的人里似乎还有几个难得一见的贵人。

忽然来了这么多人,煮粥的人们都有点懵。

但信徒们看见了奉天,连忙喊道:“神使大人!我等听说了有国都城外有灾民挨饿,特意前来帮忙!”

奉天布阵的动作一顿,她之前确实想过让信众们来帮忙的,没想到他们居然自己来了。

于是奉天点点头:“也好,人手越多干活越快,大家齐心把第一批粥先煮上罢!”

信徒们搓着手,喜滋滋的:“好嘞!”

神殿来的信徒们的人数比官府的人多得多,他们一来,很快第一批粥就出锅了。

“神使大人!有十锅粥熬好了!咱们现在送出城去么?”

奉天摆摆手:“将粥盛出来,走这个传送阵,先来一批人去施粥,再分些人手去老林子边维持秩序!”

众人纷纷应下,很快就有人把盛好的粥装在大筐里,抬着去传送阵里,跟第一批施粥人同行的还有奉天和一些兵丁。

奉天布下的传送阵一次可容纳一十人,她带着十九个兵丁先通过了传送阵,其他人紧跟其后。

而现场熬粥的人又开始熬第一批的粥,有梁王国相和京兆府尹的指挥,这空地上人来人往,却丝毫不乱,所有人都在井然有序的忙活着。

官吏,行商,戏子,农人,小贩,村妇,老妪,富家小姐,所有人不分男女老少,都在同一块空地上为灾民们熬粥。

女子们负责切菜洗米盛粥,男子们负责劈柴烧火熬粥,还有人在旁边现场编合用的大筐子。

熬好的粥立刻被盛出来,一碗一碗放进大筐里,竹筐可以叠放好几层

你看到的内容中间可能有缺失,请退出阅读模式,或者刷新页面试试。

啃好大个瓜提醒您:本章未完,点下一页继续阅读。>>>

章节目录